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出“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建設智慧城市”、“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等。兩會期間,“新基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相關議題依然熱度不減,不少人大代表就“智慧交通”議題積極獻言獻策:
百度李彥宏: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
李彥宏表示,交通是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利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加快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讓老百姓出行更綠色便捷,實現碳達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協調統一。他建議,國家層面進一步加強政策創新,支持自動駕駛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滿足老百姓的美好出行需求,早日實現交通領域碳達峰的目標。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王先進:智慧交通要重視引導
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表示,城市交通擁堵治理也是社會治理大文章中的重要章節。既要治標,也要治本;既要政府積極作為,也要百姓文明出行。概括說,就是多方共治、綜合治理,精細化人性化治理。
發展智慧交通,提升信息化平臺的服務水平,其中還要重視引導、規范“互聯網+”新業態的發展,包括共享交通,但關鍵還是繼續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同時滿足多樣化、高層次出行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李志軍:促進智慧城市融合發展
我國現階段出現的車路協同各地建設標準不統一、企業應用不能互通、經營主體不確定等問題,導致道路改造投入高昂、使用率比較低、實際應用價值難以評估,大量的政府財政資金投入而無實際成效,長此以往將損害各地及中央的產業支持力度及熱情,也將對后續的產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建議從國家層面明確政府牽頭部門,建立跨部門的聯席工作組,明確審批流程,積極推進車路協同統一的功能探索與應用場景的落地。同時,建議各相關部門在十四五期間高度關注并重點研究將如何高效利用城市空間、合理規劃停車場及充電基礎設施、調整能源供給結構,解決城市擁堵問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當前,我國城市正處于新舊治理模式交替、城鎮人口快速上升、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階段,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全國多地打造發展戰略新高地的重要抓手。事實上,作為智慧交通的推進者,多倫科技以智慧交通切入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慧產業全鏈條發展。
多倫科技在以“智慧信控、智慧管控、智慧運維、交通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的基礎上,通過自主研發與多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加大在“5G+車聯網+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投入,積極構建“人車路云”協同的一體化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多倫科技在智慧信控方面研發的基于在線仿真和強化學習技術的人工智能信控優化系統、基于多目標毫米波雷達信控自適應系統等在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并得到用戶好評。
公司還研發了基于城市“5G通信網絡+基于北斗的全域高精時空服務網絡+全域高精地圖”數字基礎設施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形成“基于高精定位技術的特種車輛優先通行保障系統”創新產品,基于車路協同技術,可實現對公交車、消防、救護和應急等特種車輛的安全優先通行保證。
多維信息的融合感知是未來車聯網應用的關鍵技術,公司與東南大學、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究基于視頻/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交通環境感知技術,并應用在行人/電動車安全預警、盲區預警等交通場景,營造更為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21年兩會備受關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智慧交通的落地建設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新時代下,如何借助新技術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是城市治理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也是多倫科技等科技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未來,我們將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主軸,聯同從基礎設施建設至智慧應用全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盟體,積極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信息技術方面的支撐和服務,為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貢獻企業力量。